【技艺厅】
板城烧锅酒的香醇原自百年不变的老五甑酿造工艺,接下来我们移步技艺厅。老五甑简单的说就是将酒醅分为五次蒸馏配醅的酿造方法,工艺从康熙56年,庆元亨建立开始。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这是实粮展出,板城酒主要采用高粱和小麦两种原料,单粮酿制。原料来自于内蒙和辽宁等地,由于当地的日照时间、光照强度非常好,粮食里面的淀粉含量较高,为酿酒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我厂酿制的白酒中除了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醇、脂外,还含有适量的单宁,对心脑血管有营养作用和保护作用,所以适量饮酒有助于健康。
这是我厂以小麦为原料制成的成品曲块。白色为中温曲,生产浓香型酒所用的曲块,自然发酵温度在60度左右。黑色的是高温曲自然发酵温度在70度左右,主要用于制作酱香型酒。
老五甑工艺,在创始人段氏家族内部传承了十几辈人。这是段氏先辈创立庆元亨后可查证名字的第一代传人段额拉吉的故居还原,里边的一些摆件是建馆时由第七代传人转赠给我们。门外这幅对联“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是由承德四大才子之一的胡子香为他家所书。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高鹗曾赠与段家一幅字“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在第一代传人段额拉吉的经营下由原来的酿酒作坊变成前店后厂的形式。这是前店庆元亨酒楼的还原,当年的乾隆和纪晓岚就是在这里提写的传承至今的千古绝对,使得板城烧锅酒能够名扬四海。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下,庆元亨的对联“才子三杯身似风吹杨柳,佳人两盏面如雨润桃花”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文采,用“风吹杨柳”及“雨润桃花”对男人,女人的酒后状态描绘的即生动形象又细腻传神。从“才子三杯”及“佳人两盏”又体味到了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和事实
说到庆元亨老店的复原,就不得不提庆元亨烧锅的绘画及相关记载。当时“满周国”的“皇帝”溥仪想修复避暑山庄,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伊东忠太等人前来做规划,其中伊东佑信来板城写生,画下了庆元亨的店容。这也就印证了板城烧锅酒历史的真实性。
后来,承德市书法协会主席关阔老先生去日本考察时,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这幅来自承德板城小镇的画稿,当即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伊东佐信那里临摹了下来。结合画稿和段氏传人的口述,这才使得我们能够还原40年代庆元亨店面和当时店面的对联。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庆元亨的历代传人,从第一代传人段额拉吉到贰世段朝宗,三室段文春,肆世段吉鹴,伍世段祥雯,陆世段云潭,柒世段世挣,这几代人为一个家族产业,皇家贡酒、百年技艺的努力坚持、不忘初心。如今板城酒业发扬的正是这种有智慧、有匠心、有坚守的传灯续薪的工匠精神。
这个就是,当时关阔老先生临摹的画稿,我们可以看到除门框上的对联值得体会之外,庆元亨的楹联更是颇具意境。“葡萄泛绿”“福泉酒海”“酒美人和”正是当时庆元亨烧锅酒兴旺的核心之处,其分别对应了时节环境、水源优势和匠人匠心。时至今日板城传承下来的正是庆元亨老烧锅的精华之处。掌握天时、地利、人和的经营核心,始终依托承德县不可复制的小盆地气候,取滦河深层地下水,采用百年五甑技艺,倾注匠心酿造一瓶好酒。
身后这个模型为后厂,古代工人采用老五甑工艺酿酒的场景:工人从粮仓中取出小麦制曲,与高粱搅拌入窖池发酵,发酵成熟,上甑蒸馏,量质摘酒,装坛储存,储存一段时间,进行调制,接下来便可以销售,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